
敦煌石窟
敦煌石窟位于中国河西走廊西端的甘肃省敦煌市,是我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景点多,知名度高,分布广,并以敦煌为中心向四周辐射,逐步形成以莫高窟和鸣沙山、月牙泉为重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以其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敦煌石窟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近代发现的藏经洞,内有5万多件古代文物,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

敦煌石窟保护研基会
敦煌石窟保护研基会是在国家有关领导的关注、国内外有识之士和敦煌研究院的支持、资助下,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民政部注册登记,由国家文物局主管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其最高领导机构为理事会。理事会下设办公室和专家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基金会日常事务、财务管理、募捐及公益活动;专家委员会是审议、咨询机构。其宗旨是遵守国家法律、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用公募资金从事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弘扬的公益活动。敦煌石窟保护研基会的任务是:接受关心和支持敦煌保护、研究事业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自愿捐助;资助敦煌石窟的科学保护与修复;资助有关敦煌学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的出版;资助国内外敦煌保护、研究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同国内外有关团体、研究机构或个人合作举办与敦煌有关的讲座、学术研讨会等活动;为国内外有关团体、研究机构或个人提供敦煌学研究资料、科研成果、信息咨询等服务。...
共 2 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