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成立于1964年5月,前身为1959年设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所的世界历史研究组;1962年扩建为世界历史研究室;1964年5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在研究室的基础上扩编,正式建成世界历史研究所,它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对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历史进行综合性研究的专门学术机构。研究方向与任务:以研究世界近、现代历史为主,同时开展对世界古代和中世纪历史的研究。在国别史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跨时代、跨国别、跨地区的专题研究;探讨和阐述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特别是自16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演变的统一性、多样性与历史经验;探讨和阐述史学理论和方法论在历史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阐述资本主义社会发生、发展的规律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NAES)
财经院拟定位为学术型智库,即建立在学术研究基础上、以学术研究为支撑的党和国家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其主要任务是:立足于为党中央、国务院的科学决策服务,就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提供战略咨询与对策建议。立足于长期学术研究的积累,强化学术研究对于科学决策的基础和支撑作用。致力于研究国家改革和发展中的战略性、全局性、综合性和长期性重大问题,提供科学化、及时化、系列化和前瞻化的研究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是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的基础上,于1977年5月建立的。第一任院长胡乔木,第二任院长马洪,第三任院长胡绳,第四任院长李铁映,第五任院长陈奎元,第六任院长王伟光,现任院长谢伏瞻。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学科齐全,人才集中,资料丰富的优势,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进行创造性地理论探索和政策研究,肩负着从整体上提高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水平的使命。...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理论研究所)成立于2019年1月。下设11个处室,包括1个综合处、1个编辑部和9个研究室。其中,9个研究室,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研究室、中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室、外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室、历史思潮研究室(理论写作组)、中国通史研究室、国家治理史研究室、中华文明史研究室、中外文明比较研究室、海外中国学研究室。在学术上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致力于丰富与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倡导正确的历史观;在学科设置上打通古今中外,注重长时段、大历史研究,树立世界眼光,重视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致力于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提供历史智慧、智力支持。所刊为《史学理论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事业单位,是我国历史学领域的国家级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断代史和专门史学科的研究工作。1954年,中国科学院建立了历史研究所第一所、第二所。1960年2月26日中央批准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一所和第二所合并为中国历史研究所。197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历史研究所由此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下属机构之一。2019年,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历史研究所更名为古代史研究所。目前,古代史研究所已经发展成为集断代史研究、专门史研究于一体,着力于基础研究,兼顾应用对策研究的历史研究专业性机构。研究时段上起原始社会,下迄1840年以前的中国历史。现设有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十国史、宋辽西夏金史、元史、明史、清史、古代思想史、古代文化史、古代社会史、古代中外关系史、历史地理、古代通史等14 个研究室。同时设有综合处、《中国史研究》编辑部、图书馆等管理和科研辅助部门。办有各类学术期刊(集刊)13种。...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考古研究所成立于1950年8月1日,是中国科学院建院伊始组建的研究所之一,后属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1977年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基本任务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以田野考古为基础,应用包括自然科学技术手段在内的各种方法,并结合古代文献,揭示史前及各历史时期不同类型文化遗存的内涵、特征、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进而对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进行全方位的考古学研究,探讨古代社会发展演变的进程和规律。同时,开展对古代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